龍腦在制備沙門氏菌鞭毛抑制劑中的醫用用途
龍腦(Borneol),又名冰片、2-茨醇。是由菊科艾納香莖葉或樟科植物龍腦樟枝葉經水蒸汽蒸餾并重結晶而得,無色或白色半透明六方形結晶體,具有類似樟腦的氣味。目前龍腦來源廣泛,根據提取原料的不同的,龍腦還分為左旋龍腦、右旋龍腦和消旋龍腦三種旋光異構體。其天然產物同時還存在于薰衣草、迷迭香、艾葉等多種植物中,在植物揮發油中發揮重要的醫藥作用,還是我國傳統中藥艾葉揮發油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F代醫學研究表明,龍腦具有抗菌、防止血栓的形成、協助藥物透過體內屏障、陣痛抗炎抗癌和腦神經保護等作用。近年來,大量文獻對龍腦的藥理活性進行了報道。但是,截止到目前國內外尚無龍腦抑制沙門氏菌鞭毛的相關研究。
本文提出龍腦在制備沙門氏菌鞭毛抑制劑中的醫用用途,為防治沙門氏菌感染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候選天然化合物。
沙門氏菌SL1344生長曲線
沙門氏菌SL1344接種于2mL LB培養基中過夜培養,次日按照1:100擴大培養至100mL錐形瓶繼續培養至OD600nm
=0.3時,將菌液等量分裝至5個錐形瓶內,每瓶分別加入龍腦使其終濃度分別為16、32、64、128μg/mL,同時設DMSO對照組,37℃,180rpm繼續培養,每隔1h測定細菌培養物OD600nm
值并記錄,直至細菌生長至平臺期,繪制生長曲線。
結果表明:在有效濃度范圍內(16-128μg/mL),龍腦均不影響沙門氏菌SL1344的生長(見附圖)。
龍腦抑制沙門氏菌SL1344對Caco-2細胞的粘附
將消化下的Caco-2細胞接種于24孔培養板中,用不含抗生素的DMEM培養基調整濃度為4×104
cells/孔,繼續置于37℃的含5%二氧化碳培養箱培養過夜。沙門氏菌SL1344接種于2mL LB培養基中過夜培養,次日,按照1:20擴培至新鮮LB培養基,同時分別加入龍腦使其終濃度分別16、32、64、128μg/mL,并設置等體積DMSO對照。在37℃,180rpm繼續培養4h。調整菌液的濃度至4.0×106
CFUs/mL,備用。
移去24孔板中的培養基,加入上述準備好的菌液,1mL/孔。感染1h后,每孔加入1mL0.2%的TritonX-100,反復吹打。將裂解液轉移至離心管,倍比稀釋,涂布于鏈霉素抗性LB固體培養基于37℃過夜培養,次日計數。
結果表明:龍腦(32-128μg/mL)處理能夠顯著抑制沙門氏菌SL1344對Caco-2細胞的粘附。
相關新聞推薦
1、三種抗菌藥物處理后持留菌株和抗藥菌株生長曲線、優勢的比較——結果與分析、討論與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