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熱鏈球菌生長曲線繪制:分光光度法VS直接計數法
分光光度法和直接計數法整體比較嗜熱鏈球菌在適宜生長條件下菌體細胞生長出現4個階段:調整期、對數期、穩定期、衰亡期。
生長曲線反映了嗜熱鏈球菌在培養過程中的繁殖規律,同一嗜熱鏈球菌在不同培養條件下的生長曲線不同,不同測定方法測得的生長曲線也不同。目前,主要采用分光光度法和直接計數法測定生長曲線。
前者所測為包含已死亡菌體和因菌體自溶產生的吸光值,并且據朗伯—比爾定律,各類低濃度溶液吸光值定量測定的依據,濃度過高或過低均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后者所測為實際觀察并計數得到的菌體細胞數量。用分光光度法和直接計數法分別測定M17培養基雙麥麥精添加量為9.36g時,嗜熱鏈球菌不同生長時間培養液的OD600值和菌體數量,繪制其生長曲線,并對2種測定方法所繪制的生長曲線進行比較,分析差異,見圖1。
圖1嗜熱鏈球菌生長曲線
兩條曲線通過相關系數分析,相似度比較高,相似度系數為0.977。說明嗜熱鏈球菌培養液OD600值的吸光度與直接計數細胞數量呈強相關性。分光光度法和直接計數法測定的生長曲線在對數期以前基本一致。在對數期,直接計數法所得生長曲線整體高于分光光度法所得生長曲線,可能由于菌體繁殖比較旺盛,使得菌體在培養基中成活率較高。穩定期分光光度法高于直接計數法,可能由于穩定期內菌體的自溶速度小于其緩慢的增長速度,同時隨著代謝產物增多,使吸光度略微偏高。
嗜熱鏈球菌在對數期的OD600值與直接計數法測得嗜熱鏈球菌的關系以OD600值為橫坐標,直接計數法測定的細胞數量為縱坐標,繪制XY散點圖,利用最小二乘法繪出兩者的回歸曲線,結果見圖1?;貧w方程為y=-11.489x2+35.968x+6.1745(R2=0.9998),回歸方程具有極顯著意義。
圖2對數生長期OD值與直接計數細胞數量的關系
相關新聞推薦
1、單一外源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情況研究——誘變菌B38的生長曲線繪制
2、臨床微生物實驗室藥敏試驗三種擴散法的具體操作及試驗結果(二)
3、小龍蝦prx 6基因在對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分子作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