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辛素對無乳鏈球菌生長曲線的影響
無乳鏈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隸屬于鏈球菌屬(Streptococcus),又稱B族鏈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形態上通常呈現球形或卵圓形,鏈狀或成對排列,為β溶血菌,依據莢膜多糖抗原可分為Ia、Ib、Ⅱ、Ⅲ、Ⅳ、Ⅴ、Ⅵ、Ⅶ、Ⅷ和Ⅸ共10種血清型,是人畜共患的革蘭氏陽性條件致病菌。
無乳鏈球菌是導致亞臨床奶牛乳腺炎主要病原菌,該病會引起乳房局部炎癥、腫脹、硬化和觸摸時有明顯的疼痛感。患病奶牛的乳汁渾濁、膿性或帶血,產量減少,乳頭出現紅腫、溢乳、裂口、脫皮等現象,使奶牛體溫高達39.5℃以上,精神萎靡、食欲減退、甚至拒絕進食,最終導致奶牛的死亡。該病原菌給整個乳制品行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全球亞臨床乳房炎的患病率為42.35%。
GBS除了可以感染牛、駱駝、鱷魚、馬和蛙等多種動物外,還可感染羅非魚、海豚、海鯛和銀鯧等多種水生動物,也可以感染人,無乳鏈球菌作為一種人、哺乳動物和魚類共患的條件性致病菌已經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無乳鏈球菌廣泛的危害性,已經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通過接觸含有GBS的器皿是無乳鏈球菌感染和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因而需要定期清除其中的無乳鏈球菌,而普通抗生素的使用不僅容易產生耐藥性,效果不盡人意,還會造成污染,而高溫滅菌的方式則過于麻煩。
桑辛素(Morusin),又名桑根皮素或桑根白皮素,從??浦参锷8ぬ崛〉囊环N黃酮類天然化合物,棕黃色粉末,化學分子式為C25H24O6,相對分子質量420,熔點232-235℃;密度1.303 g/cm3,可溶于乙酸乙酯、甲醇,易溶于二甲基亞楓,不溶于石油醚、氯仿。桑是藥食兼用的功能植物,在東西方都作藥用。在中國,桑入藥可上溯到《神農本草經》,以后歷代本草經均有記載。雖然桑辛素對革蘭氏陽性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沙門氏菌等致病菌都具有很強的抗菌活性。但有關桑辛素對無乳鏈球菌的抗菌效果及抗菌機制的研究國內外文獻均未報道,現有技術也無法預見桑辛素對無乳鏈球菌的殺滅和抑制效果,因而我們研究了桑辛素對無乳鏈球菌的抗菌效果及抗菌機制。
下文是建立在發現桑辛素對無乳鏈球菌有較強殺菌性能的基礎上,并測定桑了辛素對無乳鏈球菌的MIC和MBC,研究了桑辛素對無乳鏈球菌生長曲線的作用與影響。
桑辛素對無乳鏈球菌生長曲線的影響:通過48 h內每隔4 h取樣測定無乳鏈球菌的細菌密度值繪制生長曲線,檢測桑辛素對GBS的生長曲線的影響。通過對無乳鏈球菌進行實驗,探究了桑辛素對GBS生長過程中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1所示,將實驗結果以細菌生長時間為自變量,以菌體吸光度為因變量的曲線圖,空白對照組中細菌生長呈現S形曲線,從中可以得出無乳鏈球菌的對數生長期為16 h,進入穩定期時間為32 h。
添加桑辛素后無乳鏈球菌生長曲線變化明顯,且隨著藥物濃度增加,對無乳鏈球菌生長的影響也越大。該實驗中觀察到,當桑辛素的濃度達到1/2MIC時,能夠抑制GBS的生長,推遲細菌進入對數增長期。
此外,在穩定期中,添加了桑辛素的菌液濃度明顯低于未添加桑辛素的對照組,這表明桑辛素具有較強的抑菌作用,且在1/2MIC濃度時即可發揮作用。桑辛素濃度為MIC時,無乳鏈球菌增殖能力顯著下降。當桑辛素濃度為MBC時,發現桑辛素對無乳鏈球菌的生長曲線沒有變化,表明桑辛素完全抑制無乳鏈球菌的生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