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18 成人网页,岛国绿色高清av网站,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网站,色色拉Av

歡迎來到BioSense網站!

熱線:021-66110810, 56056830, 66110819

手機:13564362870

光合細菌怎么培養?光合細菌的培養條件與生產工藝、顏色變化

來源:微生物技術應用 發布時間:2024-07-22 15:58:24 瀏覽:533 次

光合細菌(簡稱PSB)是地球上最早出現具有原始光能合成體系的原核生物,是一大類在厭氧條件下進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細菌的總稱,廣泛存在于地球生物圈的各處。光合細菌在水產養殖上的應用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作為養殖水質凈化劑;作為飼料添加劑;用于魚、蝦、貝幼體的培育;作為動物性生物餌料的餌料;防治魚病。

一、培養工具的消毒方法

1.加熱消毒法:利用高溫殺死微生物的方法。

(1)直接灼燒:此法可直接把微生物燒死,滅菌徹底,但只適用于小型金屬或玻璃工具的消毒。

(2)煮沸消毒:一般煮沸5~10分鐘,適用于小型容器、工具的消毒。

(3)烘干箱消毒:亦稱為恒溫干燥箱消毒法。

2.化學藥品消毒法:適用在批量培養中,大型容器、工具、玻璃鋼水槽和水泥池中。

(1)酒精:濃度為70%的酒精常用于中、小型容器的消毒。用紗布蘸酒精在容器、工具的表面涂抹,10分鐘后,用消毒水沖洗兩次即可。

(2)高錳酸鉀:按300ppm配成高錳酸鉀溶液,把洗刷潔凈的容器、工具放在溶液中浸泡5分鐘,取出,再用消毒水沖洗2次~3次即可。

二、光合細菌的培養條件

1、營養條件

光合細菌細胞體構成元素主要有:碳、氫、氧、氮、磷、鉀、鈉、鎂、鈣、硫和一些微量元素等,它們也是所有生物細胞構成的主要物質。一般情況下,比重:水占80%-90%、無機鹽1%-1.5%、蛋白質7%-10%、脂肪1%-2%、糖類和其它有機物1%-1.5%。其中干細胞含碳45%-55%、氫5%-10%、氧20%-30%、氮5%-13%、磷3%-5%、其它礦物元素3%-5%。光合細菌的細胞膜具有半透性,能選擇性地讓營養成分按一定需要進細胞內,在酶的作用下合成自己的細胞組分并促進分裂新的個體。

營養元素的全面合理的搭配,是培養高產光合細菌的關鍵。根據這一要求,鄭州生物材料公司選用多種光合細菌生長必需的原料,科學配方,經特殊加工而成的"光合細菌發生劑(培養基)",基本符合光合細菌生長繁殖所需的營養要求,無毒無副作用,使用安全,固狀結晶體便于包裝和運輸,而且有2年的保質期。

光合細菌培養基是光合細菌生長繁殖所需各種營養元素的復合體。每種原料都能得以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生產高濃度的菌液,因此,單位效價的光合細菌菌液生產成本低、質量好,這無論是對于用戶、經銷商還是廠家都有很大的益處,對在工農業生產中的推廣和普及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2.環境條件

有了營養全面的光合細菌培養基,只是滿足了其生長的內在條件,并不能培養出光合細菌菌液。還需有適宜光合細菌生長的環境條件,才能培養出優質的菌液。環境條件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培養介質:含菌量低的清潔淡水、海水或加粗食鹽的淡水。從經濟、實用的角度考慮,地下水含菌量低,為最佳水源;清潔的地表水也可使用;含氯量較高的自來水應敞口放置兩三天或調pH值至偏堿后使用;蒸餾水及純凈水固然很好,但成本太高,可用于提純菌種。

(2).酸堿度(pH)值:7.5-8.5最佳(適應范圍6-10)。

(3).水硬度:pH值中性時10度以下。即調節pH值至8.0左右時,培養介質中的乳白色沉淀物不宜過多。

(4).溫度:25℃-34℃最佳(適應范圍15℃-40℃)。

(5).光照強度:3000LX-4000LX最佳。即每25千克菌液需用60瓦左右的電燈泡進行光照,當然,太陽光最好且無需成本。

(6).透氣性:密閉、敞口皆可培養,密閉效果更好。

(7).容器:透明或白色容器;大規模培養可用土池、水泥池等,菌液深度30厘米以下為

三、接種

培養基配制好后,應立即進行接種。光合細菌生產性培養的接種量比較高,一般為20%~50%,即菌種母液量和新配培養量之比為1:4(20%)~1:1(50%),且不應低于20%,尤其微氣培養接種總量應高些,否則,光合細菌在培養液中很難占絕對優勢。

四、光合細菌的生產工藝

1、培養液的配制

將光合細菌培養基取一小包(0.5公斤),放入一個干凈的容器中,加入100公斤水,攪拌均勻,直到培養基溶化為止。

注意事項:水源一定要選擇好,含菌量較低的清潔淡水、海水或加粗食鹽的淡水。從經濟、實用的角度考慮,地下水(井水)含菌量低,為最佳水源,另外,若當地自來水含氯較低,也可用,效果很好;清潔的地表水也可使用;含氯量較高的自來水應敞口放置兩三天或調pH值至偏堿后使用。

容器:少量生產可用透明度較高的白色或透明塑料桶、玻璃容器。大量生產可用水泥池、水泥船,也可臨時開挖土池,墊上雙層塑料膜防漏防渾濁,培養液的深度為30厘米最佳。

2、培養方式有以下二種:

(1)做小規模培養

①容器為:1.25升的飲料瓶,即小規模生產方法,由于飲料瓶的量小,瓶子透明度好,又密封,所以培養環境好,需要的接種量也少,比較簡單。

②設備為:光照箱,用一個大的紙箱,放1個40瓦的白熾燈懸掛在箱子的頂部?(注意防火),紙箱內壁四周,擺裝好了培養液并接了種的飲料瓶,這樣,既達到了保溫到25—40度的效果,又達到了光照的效果。較大的箱子要用60瓦的白熾燈,一般一個箱子,可放這種飲料瓶8個以上,即一次可生產約10公斤/箱。燈泡與瓶子的距離不超過20厘米。夏天,可撤去紙箱,以防溫度過高,并在紙箱四周鉆孔以散熱。

③操作規程如下:

配料:培養液和液體菌種4:1

培養:在箱子內,打開白熾燈,照幾天即可,一般可達到溫度在35度,控制在30--40度之內,第一次培養可能需要5天以上,每天早晚搖晃兩次,一般只需要2天即可長成深紅色。

成熟標準:以培養液長成深紅色為準,這時一般成品的光合細菌濃度可達到30--50億/毫升。

(2)大規模培養:利用太陽能大規模培養(以培養2噸菌液為例):

選擇陽光充足的地方,開挖一土池(長5米、寬1.8米、深0.4米),墊上塑料薄膜,然后再鋪上桶狀塑料薄膜,并將其一端密封,從另一端加入1.8噸配制好的培養液,和0.2噸的菌種,一共2噸,排盡薄膜中空氣后,再將該端密封。保持適當的溫度,冬天如果溫度過低,搭建透明塑料薄膜棚增溫。5天后,菌液培養成熟。

五、培養管理

光合細菌的培養日常管理包括測試、觀察和分析處理等三個方面。

1.測試

(1)攪拌:光合細菌培養過程中必須攪拌或充氣,其作用是幫助沉淀的光合細菌上浮獲得光照,保持菌細胞的良好生長,每天至少搖動3次,定時進行。

(2)調節光照度:培養光合細菌需要連續進行照明,白天可利用太陽光源培養,晚間則需人工光源照明,或完全利用人工光源培養。人工光源一般使用碘鎢燈或白熾燈泡。一般培養光照強度控制在2000lx~5000lx之間。

(3)調節溫度:在光合細菌的培養過程中,一般在23℃~39℃均能正常生長繁殖,但如果溫度過低,可以把培養容器放在箱子里,利用白熾燈炮散發的熱提高箱內溫度,并根據需要調整箱子的密封程度達到調節溫度的目的。

(4)酸堿度的測定和調整為了延長光合細菌的指數生長期,提高培養基的利用率和單位水體的產量,測定和調整pH值是一項重要措施。一般采用加酸的辦法降低菌液的酸堿度,醋酸、乳酸均可使用,而最常用的是醋酸。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必須每天測定菌液的pH值,當pH值上升超出最適范圍,即加酸調整。

(5)測定光密度(O.D.)值光密度值和細胞干重之間是近似線性關系,這種相關關系常用來測定培養物的濃度。首先根據測定的數據畫出相關的標準曲線圖,然后測定菌液的光密度值,即可根據標準曲線大致估算出菌細胞的濃度。光密度值常用分光光度計測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通過測定菌液的光密度,可以了解光合細菌的生長繁殖情況。

2.生長情況的觀察和檢查在培養過程中,可以通過觀察菌液的顏色及其變化來了解光合細菌生長繁殖的大致情況。菌液的顏色是否正常,接種后顏色是否由淺迅速變深,均反映光合細菌生長是否正常以及繁殖速度的快慢。此外,通過測定菌液的光密度值及其變化情況,能更準確地了解菌體的生長繁殖情況。接種后,光密度值迅速加大,表示生長正常、繁殖迅速。如果光密度值不增加以及菌液顏色不正常、出現菌體附壁等現象,說明培養效果不良。必要時還可以通過顯微鏡檢查,了解細菌生長情況。

3.問題的分析和處理:通過日常管理、檢測、觀察和檢查,了解光合細菌的生長情況,就可以結合當時環境條件的變化進行分析,找出影響光合細菌正常生長的原因,采取相應的對策。影響光合細菌生長的原因很多,從內因看菌種本身是否優良,即接種的母種的質量是否優良;從外因看,不外乎是光照、溫度、營養、敵害、厭氣程度等方面。

六、光合細菌的培養液顏色解析

平時,在我們培養光合細菌的生產實踐中,經常會遇到培養液出現不同的顏色,自然界的光合細菌分別屬于紅螺菌科、著色菌科、綠桿菌科、和綠色絲狀菌科等四個科目,一共23屬,80余種菌侏。目前水產養殖上用得最為廣泛的種類是紅螺菌科,特別是紅色假單孢菌屬中的種類。這類光合細菌在凈化水質、防治疾病和促進水產動物生長方面有著較明顯的效果。

1、光合細菌培養液的顏色。

光合細菌的光合色素包括細菌葉綠素和胡蘿卜素,菌體因各種色素含量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顏色。一般紅螺菌科和著色菌科的菌呈現出紅色、粉紅色、橙色、紫色或茶褐色;綠桿菌科和綠色絲狀菌科的菌呈現出綠色。

但由于培養條件的不同,其顏色在此基礎上仍會有變化:如球形紅色假單孢菌和莢膜紅色假單孢菌的厭氧液體培養液呈茶褐色,而在半好氧(微厭氧)狀態下培養液呈紅色。這是因為由于氧的存在,對光合細菌色素的合成有十分明顯的抑制作用。

下表為水養殖中常用的紅色假單孢菌屬的幾個種在不同培養條件下的呈色反應:

表一、紅螺菌科紅假單孢菌屬中的幾個種在厭氧條件與半好氧條件下液體培養物的顏色比較

2、生產實踐中光合細菌培養液顏色變化的分析:

很多客戶一般在培養的開始期,如頭幾天會出現黃褐色,或淺黃色,如果堅持培養下去,而不是就此倒掉,最終仍可以培養出外觀質量較好的紅色菌液來。從上表也可以看出,往往是最后才變成紅色。

很多客戶往往出現,同樣的操作,同一批產品,為什么有的培養容器中會產生綠色的溶液顏色。這時,您可能要檢查一下,是否容器密封得太死,最好是有一點氧氣進入會更好。從上表也可以看出,在半好氧的條件下,往往可以得到比較鮮艷的紅色產品。所以培養時,最好能進入一次空氣,或在容器中留一部分空氣,一來可以保持半好氧狀態,二來也便于搖晃均勻。

如果最終培養成為了綠色的液體,這時,培養液中的營養也已消耗殆盡了,只是不能作為商品出售,可以自用(也是光合細菌)。

另外,溫度高,光照強的條件下,容易得到綠色菌,這是因為此時的條件容易造成水體缺氧,從而引起綠色菌的生長優勢。

總之,要得到顏色鮮艷的紅色菌,就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條件,1、注意要保持半好氧培養的條。2、溫度光照不要太強。3、出現一點綠色也不要灰心,要及時采取措施,如增加供氧,遮蔭降溫等,并堅持培養下去。4、平時注意用燈泡和紙箱的培養方式,不間斷地培養一些菌種,因為必竟這種培養的方式得到的培養液的質量好,菌體穩定。


相關新聞推薦

1、采用雙宿主菌提升大腸桿菌噬菌體RDP-EC-20164發酵性能的方法

2、基于噬菌體基因組學的HPUFs篩選方法,系統識別噬菌體編碼的有毒產物

3、微生物合成食品功能因子方法、研究策略和進展(三)

4、青少年和年輕女性宮頸陰道微生物群與沙眼衣原體有何關聯

5、基于ELISA和細菌生長曲線應用的結合定量檢測腸炎沙門氏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