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鷺養殖如何控制沙門菌病?用什么藥好【藥敏試驗一】
沙門菌病(Salmonellosis)是由沙門菌屬中的一種和幾種致病沙門菌(Salmonella)引起的人和多種動物感染的急性和慢性疾病的總稱,是公共衛生學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人畜共患病之一。美國總統奧巴馬支持了歐洲食品安全局的觀點,認為沙門菌是引起人類食源性傳染病的重要原因,而農場飼養的動物和動物源性食品是人類沙門菌病的重要傳染源。蒼鷺(Ardea cinerea)屬鸛形目,鷺科、鷺屬,是一種中型涉禽,在遼寧為夏候鳥。養殖戶由于缺乏珍禽養殖技術造成重大經濟損失。2001年4月江西省九江市鄱陽湖地區某規模在1 500只左右的蒼鷺養殖場,每天死亡蒼鷺30只左右,日齡在15日齡到20日齡,并且死亡數量呈遞增趨勢,本實驗室對送檢的10只患病蒼鷺進行系統診斷,確定為沙門菌所致。
1試驗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1.1.1儀器高壓滅菌器、恒溫培養箱、顯微鏡、搖床、冰箱。
1.1.2培養基普通肉湯液體培養基,S.S.瓊脂培養基,麥康凱瓊脂培養基,8%兔鮮血脫纖維瓊脂培養基。培養基均為江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預防獸醫實驗室自配,并檢驗合格。
1.1.3藥敏紙片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青霉素G、四環素、紅霉素、甲氧芐啶、頭孢曲松、林可霉素、阿米卡星頭孢唑林、氧氟沙星、利福平、哌拉西林、多黏菌素B、壯觀霉素、頭孢拉定、卡那霉素、呋喃唑酮、氨芐青霉素、強力霉素、慶大霉素。藥敏紙片直接均為6mm左右,以上藥敏紙片,購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
1.1.4微量生化管硫化氫、肌醇、水楊苷、枸櫞酸、葡萄糖、甘露醇、側金花、硝酸鹽、蔗糖、精氨酸、V-P、七葉苷、阿拉伯糖、麥芽糖、乳糖、鳥氨酸。以上微量生化管,購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
1.1.5試驗動物6周齡雌性昆明系小鼠5只,購自南昌大學實驗動物部。
1.2試驗方法與步驟
1.2.1病料采集
送檢的病蒼鷺進行查看,觀察到蒼鷺肛門下方羽毛都被白色糞便糊住,拉稀很嚴重,剖檢后仔細查看病理變化,發現所有剖檢的病例都存在肝臟腫大,出血嚴重,脾臟腫大,腸道漿膜出血,肌胃與腺胃交界處片狀出血非常嚴重。挑取病變最典型的肝臟進行細菌分離。并且做好記錄,拍照留底。
1.2.2細菌分離及純化
剖檢后采取肝臟用劃線接種法接種于8%兔鮮血脫纖維瓊脂培養基上,置于37℃恒溫培養箱中,培養12~24h,進行革蘭染色、鏡檢,觀察細菌形態。根據菌落形態及顯微鏡觀察結果,再挑取單個典型菌落劃線接種于8%兔鮮血脫纖維瓊脂平板37℃進行多次純化培養。
1.2.3初步鑒定
通過多次細菌分離純化后,挑取最典型的菌落進行涂片、革蘭染色以及鏡檢,首先通過肉眼觀察培養基上細菌菌落形態、大小、透明度以及借助顯微鏡觀察細菌的特征。
1.2.4培養特性
觀察在純培養平板上挑取典型菌落用劃線接種法分別接種于S.S.瓊脂培養基、麥康凱瓊脂培養基置于37℃恒溫培養箱中,培養12~24h,觀察長出細菌的菌落形態以及在各種培養基上的生長情況。
1.2.5擴大培養
將普通液體肉湯培養液分裝于10支高壓滅菌的試管中,挑取兔鮮血平板上分離純化后的單個菌落于液體培養基中,操作時注意無菌條件,接種完后把試管放進搖床中進行擴大培養,條件是37℃,200r/min,培養24h。
1.2.6試驗動物攻毒
用擴大培養的菌液進行小鼠腹腔注射,兩只小鼠注射0.5mL,兩只小鼠注射0.2mL,1只小鼠注射0.5mL滅菌生理鹽水作為對照,攻毒時注意腹腔注射盡量避免把菌液注射到小鼠皮下,影響小鼠發病及死亡時間,做好染色標記。
相關新聞推薦
1、頭孢菌素衍生物a對金葡菌、大腸桿菌生長曲線的影響及抑制作用